2013年3月31日星期日

[一周一发烧:2013第十四期]科西施演奏德彪西的钢琴作品


唱片名:邹尔顿.科西施(Zoltán Kocsis)演奏克劳德.德彪西(Claude Debussy)的钢琴曲;包括“贝加莫风格曲集”(Suite Bergamasque)、“版画”(Pour le piano estampes)、“被遗忘的意象”(Images(obliées))等
唱片号:412 118-2
出版年:1983
出版商:PHILIPS公司
SPARS:DDD
推荐度:4/5

唱片名:邹尔顿.科西施演奏克劳德.德彪西的钢琴曲;包括“意象”(Images)、两首“阿拉伯风格曲”(2 Arabeques)、“快乐岛”(L'Isle Joyeuse)、“英雄摇篮曲”(Berceuse Héröique)等
唱片号:422 404-2(再版:475 210-2)
出版年:1990
出版商:PHILIPS公司
SPARS:DDD
推荐度:5/5

唱片名:邹尔顿.科西施演奏克劳德.德彪西的第一,第二前奏曲集(Prėludes I & II),“儿童乐园”(Children's Corner)等 
唱片号:456 568-2(再版:478 394 39)
出版年:1998
出版商:PHILIPS公司(再版:DECCA公司)
SPARS:DDD
推荐度:4/5


长着羚羊角的森林牧神(Faun)
德彪西是法国新浪漫主义和印象派音乐的代表,但他本人特别不喜欢所谓“印象派”这个借自美术学派的称谓,也许他是不想和另一个也叫克劳德(Claude Monet)的法国人相混淆。我们可以从他的代表作“牧神午后”前奏曲(Prélude à L'après-midi d'un faune)里领略到他音乐的特点。长笛开始营造的慵懒的音乐氛围在弦乐的烘托下把我们带到了一个近乎神话般的意境,眼前似乎可以浮现秋日透过丛林里树叶的间隙后投射出缕缕温热的光线,以及在这片片撕碎的日光下闲靠着树干旁睡午觉的牧神。



类似的主题在德彪西的另一首三乐章作品的第一乐章里也有类似的出现:钢琴和乐队的幻想曲(Fantasy for Piano and Orchestra)。



但是聆听这些为乐队而作的曲子往往过于繁复而丢失重点,所以如果我们想细细品味德彪西独特的乐思和动机,不妨听听他的独奏钢琴音乐。比如象这里给听友们介绍的三套唱片。独奏钢琴家都是科西施,比席夫(András Schiff)大一岁多的他同样出生与匈牙利布达佩斯。也许我们了解科西施是从他的巴托克开始的,殊不知他为PHILIPS公司出的为数不多的德彪西唱片也同样张张精彩纷呈。

在这三套唱片中,录音最佳的要数1990年出版的这张。PHILIPS公司更是破费心思地邀请科西施本人执笔为这张唱片写了封套内的曲目说明文章,使我们在聆听作品之余还可以了解到演绎者对作品本身的意见,可谓一举两得。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首“英雄摇篮曲”,虽然被称为摇篮曲,但“berceuse”这个词所指的是一种类似摇篮曲的曲式。德彪西也无意哼这个曲子哄婴儿入睡。特别的,这首曲子用了雄壮的比利时国歌的开头作引子,想想谁又会对着宝宝哼“起来,不愿作奴隶的人们”?

@hifiweekly

2013年3月24日星期日

[一周一发烧:2013第十三期]迪图瓦和罗格合作的圣桑音乐

唱片名:查尔斯.迪图瓦(Charles Dutoit)指挥伦敦市交响乐团(London Sinfonietta)和爱乐乐>团(Philharmonia Orchestra)演奏卡米尔.圣桑(Camille Saint-Saëns)的“动物狂节”(The Carnival of the Animals),骷髅之舞(Danse macabre)等,克里斯蒂纳.奥迪丝(Cristina Ortiz)和帕斯卡.罗格(Pascal Rogé)独奏钢琴
唱片号:414 460-2
出版年:1980/1986
出版商:DECCA公司旗下LONDON标记
SPARS:DDD/ADD
推荐度:4/5

唱片名:帕斯卡.罗格演奏圣桑的五首钢琴协奏曲,查尔斯.迪图瓦指挥伦敦爱乐乐团(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和爱乐乐团协奏
唱片号:417 351-2 (再版:443 865-2)
出版年:1978/1979/1980
出版商:DECCA公司旗下LONDON标记(再版:DECCA标记)
SPARS:ADD
推荐度:4/5

圣桑活了八十六岁(1835-1921),在同辈和父辈的作曲家当中他要算特别长寿的了。晚于他出生却先于他辞世的著名作曲家也举不胜举,包括象马勒(1860-1911)、格里格(1843-1907)、柴可夫斯基(1840-1892)以及他的“同乡”德彪西(1862-1918)。幼年丧父的他可谓是一个音乐神童,他四岁作曲,七岁开始学钢琴,十六岁就写了第一首交响曲。

一八八六年,圣桑已经步入中老年,比他年长二十多岁的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不幸逝世,圣桑把这部充满童趣的“动物狂欢节”独奏乐器与乐团的标题作品署名献给了他的这位忘年交。“动物狂欢节”一共有十四个标题乐段,除最后一个终结乐段和第十一个乐段外,其他每个乐段都描述了一种动物。这里介绍的第一张唱片封套上就例数了一些。其中一些乐曲也经常被乐团拿出来单独演奏,比如象第七段“水族馆”和第十三段有大提琴独奏的“天鹅”。第十一乐段标题是“钢琴师”(Pianistes),很多人认为圣桑写这个曲子是在讽刺当时一些音乐家,但到底是谁,我们实在不得而知。有趣的是这个乐段会被用在了上海美术制片厂一部比较早期的动画片《没头脑和不高兴》(一九六二年出品)里面。到底用在了哪里,就请有兴趣的听友自己去发现了。

罗格和迪图瓦是好朋友,前者是演奏法国音乐的专家,他的德彪西、圣桑和弗雷的钢琴音乐有地地道道的法国味;后者同样喜欢法国音乐,并担任法语区内最富盛名的交响乐团,蒙特利尔交响乐团的艺术指导长达二十五年之久。他们合作的圣桑的钢琴协奏曲是难得的“发烧”录音,所谓有“自荐”(self-recommending)的价值。

2013年3月17日星期日

[一周一发烧:2013第十二期]安德列.席夫介绍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

唱片名:安德列.席夫(Andras Schiff)演奏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系列
唱片商:ECM公司
唱片号:1940/41,1942,1943,1944,1945/46,1947,1948,1949
出版年:2005 - 2009
SPARS:DDD
推荐度:4/5



唱片名:网络资源 (http://music.guardian.co.uk/classical/page/0,,1943867,00.html)
唱片商:n/a
唱片号:n/a
出版年:2011
SPARS:DDD
推荐度:5/5

加州的感冒病毒实在很猖獗,我又不幸传上了。所以很抱歉,这也许是我迄今为止最短的一个帖子。

匈牙利钢琴家席夫不用多加介绍了,发烧友都会收集他演奏的巴赫,莫扎特和舒伯特。但也许你没有听说,近些年,席夫开始研究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并将他对这三十二首曲子的解读与全世界听友在互联网上共享(多谢英国Guardian公司)。以上提供了这些讲座的链接,可谓场场精彩。特别是席夫对贝多芬的作品27号第二(升C小调)和作品111号(C小调)的研究使我对这些早已耳熟能详的作品又有了崭新的认识。

如果你也对这些讲座感兴趣想听一下席夫不间断的演奏,以上提供了他的所有三十二首奏鸣曲的录音,一共十张唱片分八款出版。迄今我没有听说ECM公司有合集发售。

2013年3月10日星期日

[一周一发烧:2013第十一期]两张自带曲目背景介绍的唱片

唱片名:安特尔.多拉蒂(Antal Dorati)指挥明尼阿波利斯交响乐团演奏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及意大利狂想曲(Capriccio Italien),指挥伦敦交响乐团演奏贝多芬的惠灵顿的胜利(又名:“维多利亚战役”)
唱片商:宝丽金(PolyGram)旗下水星(MERCURY)公司
唱片号:434 360-2
出版年:1955,1958,1960
SPARS:ADD
推荐度:5/5


唱片名:本吉明.詹德(Benjamin Zander)指挥爱乐乐团演奏马勒A小调第六“悲剧”交响曲
唱片商:TELARC公司
唱片号:3CD-80586
出版年:2002
SPARS:DDD
推荐度:4/5

已故文化大家钱钟书曾在电话上对一位喜欢他作品的读者这样说:“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再去问那只生蛋的母鸡呢?”当爱乐者聆听一曲古典音乐后也有爱乐及人的冲动时,却无法致电给马勒或者“关注”贝多芬的微博。或许在这个充斥着现代高科技的“一切追求互动”的时代,爱好上百年前的音乐已然不时髦了。但是对于某些发烧友(比如象我),了解一位作曲家的生平和他本人写一个作品时的背景在很多时候的确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那个作品。古典音乐唱片封套里附带的说明告诉了一些相关信息,但象目前流行的电影DVD收藏版那样,附带了该作品的相关制作人员(包括指挥在内)叙说在录制该唱片时的体会和对该曲目本身的个人理解的曲目的,实属难得。

这里向各位听友推荐两张本人特别喜欢的唱片,两个曲目里都有两位作曲家本人特意安排的并非乐器所演奏的音效。这里所指的是“1812序曲”里的炮声和A小调交响曲末乐章里的锤声(hammer blow)。匈牙利指挥家多拉蒂被公认为演奏柴可夫斯基作品的专家,他为水星公司录制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柴氏作品,其中数这张“1812序曲”最为出色。唱片的制作人蒂姆斯.泰勒(Deems Taylor)在这张唱片里向我们介绍了录制序曲里炮声的经过,虽然不过是所谓“花絮”,但可以让我们了解到一张发烧碟的发烧音效到底是如何产生的。

而在第二套唱片里,指挥詹德用了一整张CD的篇幅向我们介绍了他对马勒这首作品的解读,他亲自朗读了整篇内容。他的介绍并非拘泥于作品在作曲结构和曲式上枯燥的解说,而是象科普节目那样向我们升入浅出地分析了作品的背景和内容。特别的,他说明了马勒本人对于锤声的要求和他本人的理解,以及在录制中的实现方案。当然,对于马勒作品的评荐迄今不在少数,我并没有说詹德的一家之言是绝对真理还是谬误,但起码我赞赏这位指挥家对于古典音乐普及所持的积极态度。除A小调之外,詹德还录制了马勒其他的交响乐作品,而且同样提供了一张附带的个人评述碟,值得推荐。

2013年3月3日星期日

[一周一发烧:2013第十期]塞尔和他毕生的事业-克利夫兰乐团


唱片名:乔治.塞尔(George Szell)指挥克利夫兰乐团(the Cleveland Orchestra)演奏勃拉姆斯D大调第二和F大调第三交响曲
出版商:SONY公司
出版年:1967
唱片号:SBK 47652
SPARS:ADD
推荐度:4/5


唱片名:鲁道夫.塞尔金(Rudolf Serkin)演奏勃拉姆斯D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乔治.塞尔指挥克利夫兰乐团协奏[另附:塞尔金演奏舒曼为钢琴与乐队而作G大调前奏与热情的快板(Introduction and Allegro appassionato),及门德尔松为钢琴与乐队而作B小调辉煌随想曲(Capriccio Brillant),尤金.奥曼狄(Eugene Ormandy)指挥费城乐团协奏]
出版商:SONY公司
出版年:1965/68/70
唱片号:SBK 48166
SPARS:ADD
推荐度:5/5

唱片名:乔治.塞尔指挥克利夫兰乐团演奏马勒G大调第四交响曲,朱蒂士.拉斯金(Judith Raskin)女高音独唱[另附:次女高音夫里德里卡.冯.斯塔德(Frederica von State)演唱马勒旅行者之歌(Lieder eines fahrenden Gesellen),安德鲁.戴维斯(Andrew Davis)指挥伦敦爱乐乐团伴奏]
出版商:SONY公司
出版年:1966/80
唱片号:SBK 46535
SPARS:ADD
推荐度:4/5

二十世纪中期涌现出众多世界一流的美国交响乐团,克利夫兰乐团就是其中之一。她以其颇具欧洲特点的乐团音响在大西洋另一端脱颖而出,并跻身美国五大交响乐团行列,与更出名的纽约,费城,波士顿,芝加哥乐团齐名。若要问及是谁使得这个乐团蜚声海外,回答无庸置疑当推在二战后接替艾里克.兰斯多尔夫(Erich Leinsdorf)成为该乐团常任指挥的匈牙利裔指挥家乔治.塞尔。克利夫兰乐团可谓塞尔倾注毕生心血的事业,他担任其指挥历经整整二十四年有余,直到他患骨髓癌于1970年七月去世。

塞尔和克利夫兰乐团演奏的德奥系的古典主义后期和浪漫主义全胜时期的作品都很优秀。但因其所处的时代只有模拟录音技术,许多录音受母带音源欠佳的限制,无法让如今的古典音乐爱好者尽兴。我收藏了许多这样的数字专制唱片,一是因为我喜好塞尔指挥的风格,准确,尊重原作。二是想比较一下到底哪家唱片公司的数字转制工程师更好。从我个人评判的尺度来看,SONY公司的数字转制是属于“高低参差不齐”一类。

在过去的一周里,我找出这些唱片(差不多有二十余种),逐一聆听,选出三张推荐给诸位听友。我特别想提一下的是塞尔金和塞尔合作演出的勃拉姆斯D小调钢协。这两位艺术家要算半个同乡,并曾从师与同一个当时著名的维也纳钢琴老师理查德.罗伯特(Richard Robert)。也许正是由于对音乐共同的执着与爱好,塞尔金和塞尔成为一生的挚友,并为我们留下了不少著名的钢协录音。勃拉姆斯的D小调就是其中之一,而其他的象贝多芬和莫扎特的钢协也值得找来一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