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9日星期六

[一周一发烧:2013第七期]恭贺农历新年,介绍一张中西合璧的唱片

唱片名:吉尔.沙汉姆(Gil Shaham)演奏“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和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新加坡交响乐团协奏,水蓝指挥。
出版商:Canary Classics公司(沙汉姆自己的唱片公司)
唱片号:CC04
出版年:2004
SPARS:DDD
推荐度:3/5


今天是农历新年,这里恭祝所有听友和网友新年快乐,阖家团圆。考虑了几天,觉得不妨再为大家添一点中国元素,介绍一张我和我的家人都喜爱的曲子。虽然在很多人看来,这有可能是最普通不过的曲子,英文里说Cliché也好,Stereotype也罢,我却很想在今天把它从书架的最里面找出来放一放。

演奏者沙汉姆在一次电话采访时谈起他的中国情节,赞叹“梁祝”(Butterfly Lovers)小提琴协奏曲是被演奏过次数最多的协奏曲[1],这种说法不无他的道理。这首单乐章(也有认为是七个不同小乐章构成的)近乎交响诗的作品可以说在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华语地区可谓家喻户晓,历经半个多世纪长盛不衰。许多小提琴手也因为演奏这首曲子而为大众和媒体所津津乐道,包括1959年第一次公演该曲目时年仅十八岁的俞丽拿,嫁给了NAXOS唱片公司老板现定居香港的西崎崇子,以及家里兄弟姐妹多得可以组建一个弦乐团的盛中国。

比起这些或多或少靠“梁祝”小协“走红”大江南北的东方前辈来说,沙汉姆这个可以说八杆子打不着,伊利诺伊州出生的纽约人演奏这首曲子完全出于他对这首乐曲由衷的爱好。其实,“梁祝”在西方对大部分的古典音乐爱好者来说仍然是很陌生的,更不要说越剧“梁祝”了。在我看来,也只有自己拥有唱片公司的沙汉姆可以将自己的爱好完美的纪录下来,而不一味追求商业利益。想必与他曾经合作过的德意志唱片不可能做这种利润无法估计的买卖,更不会傻到用篇幅相对更长,更为人知晓的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协做陪衬。沙汉姆和水蓝在2004年录制了这张唱片,三年后他们又带领新加坡交响乐团来到中国在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演出了这个曲目。

说起“梁祝”,这首曲子对我个人来说也有一些渊源。我母亲虽然对西方古典音乐了解甚少,却非常喜欢“梁祝”,因为她是一个完完全全的越剧迷。虽然我父亲一直觉得越剧太过女性化,不适合男孩子多看,但是象“草桥结拜”,“十八相送”,“楼台相会”这些场景我从小就在母亲享受电视或电台节目时或主动或被动地听过,看过。一年前开始收集沙汉姆录音时,我偶然发掘出这张唱片,儿时的记忆又突然象电影般历历在目。陶醉之余,不但钦佩沙汉姆的琴技和他手里的“Comtesse de Polignac”小提琴魔鬼般的音色,更赞许象Canary Classics这样的小公司可以制作出如此高水准的唱片。

这里向听友推荐这张唱片,推荐度只有3,主要有两个原因,作为陪衬的D大调小协差强人意,而该唱片在Canary Classics网站上的零售价也让我觉得大吃一惊[2]。但是瑕不掩瑜,沙汉姆的小提琴模仿祝英台哭诉时地滑音和颤音可谓丝丝入扣,韵味十足。

[1]http://www.wvpbmedia.com/radio/cs/2008/gilshaham_interview.mp3
[2]http://www.canaryclassics.com/Music/Product/392ae615-d7e7-436e-857b-f97d24b2143d

@hifiweekly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